尿素“偷梁换柱”套路深,分辨真假认清两个“关键词”!

2018-02-12 08:55:53

    尿素,又称碳酰胺,为白色晶体状,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,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。因为其成本低、见效快、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特点,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农资产品。

  尿素市场需求量大,但价格透明,零售商利润低。一些经销商为了谋取更多利益,“打擦边球”“偷梁换柱”推出所谓的新型“尿素”,花样翻新、鱼龙混杂令农民朋友眼花撩乱。

  日前,记者报道了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某农资经销处打着“低价销售”的幌子,从山东某公司代理一款氮含量只有25%,加硫、锌、镁和多肽等总养分为46%的产品充当新型尿素到嵊州各乡镇的村间地头推销,使很多不知情的农户当做尿素升级品来购买。

    记者从经销商发来的产品包装袋上发现,产品特意将“尿素”二字放大,并未执行《尿素》国家标准GB2440-2001,而是执行企业标准,产品将N、Mg、Zn、S等养分相加都算作总养分凑足46%,农户如没有识别能力或者不仔细辨别,通常会按照普通尿素购买,甚至在经销商新型尿素的鼓吹下需要付出比传统尿素更高的价钱,实则该产品的氮素含量只有25%。如果按照正规尿素施用到地里,势必导致农作物后期缺氮。

  对于假尿素并非无计可施,首要是告诉农民如何辨识。只要在包装袋上认准下面两个“关键词”,就可以辨别真假尿素。

关键词一:GB 2440—2001

  尿素的国家标准为:GB 2440—2001,也就是说,在包装袋上必须明显标注国家标准号。严格意义上来说,凡是包装袋上没有标注GB 2440—2001的“尿素”就不是真正的尿素。这点很重要,标准合格标识如下图:




  许多肥料小厂家在“尿素”这个词上下功夫,创造出一些概念型的、功效夸大的“新型尿素”。其包装袋上标注的执行标准都不是GB 2440—2001。 GB才是国家标准,许多小厂标注的是企业标准,如下图:

  还有许多小厂家用含氮量25%氯化铵冒充尿素销售。往往标注为GB/T2946—2008的都是氯化铵。包装袋上标注N≥25% S≥8% Zn≥2%等等,把所有养分都加起来凑成46% 。如下图:

  不是说氯化铵不好,其实氯化铵是很好的追肥,特别用于水稻追肥效果很好,而是氯化铵成本远低于尿素价格。望广大农民朋友注意。

关键词二:46%

  “N”这个符号才代表“氮”,许多农民朋友甚至都不清楚化肥袋上标注的这些养分的标识,为您详细解释一下:

  “磷”一定要标注为“P”或者“P2O5”、“钾”一定要标注为“K”或者“K2O”。特别是复合肥还要看“总养分”,一定不能是“总有效成分”,凡是不是按规范标注的都可能是假化肥。

  众所周知,尿素的总氮含量≥46%,包装袋上要明确标准为总氮或含氮量,如“N≥46.4%”或者“总氮≥46.4%”。凡是总氮含量低于46%都不能称之为“尿素”,应标为“氮肥”。

  像标注为总有效成分≥46%的,或者把如硫、锌、锰等其他元素加起来算到含量里的如“N·Zn·S≥46%”或者“N≥20% S≥9% Zn≥2%”的都不能标为“尿素”,只能标为“氮肥”。如下图:

  市面上存在这么多的“打擦边球”的“尿素”是什么原因呢?不外乎真尿素价格透明,利润低,需求量大,化肥经销商卖尿素不赚钱,碰到市场波动大时甚至要赔钱销售。

  卖这些所谓的“尿素”有利润,即使市场价卖的比尿素价格低照样有不小的利润,再者抓住农民最近几年施肥量大的习惯,新型“尿素”虽然含氮量低,但最终效果还是有的,所以农民施到地里也分辨不出好坏。最后,这些“偷梁换柱”的“尿素”才能肆无忌惮的大量销售。

  《农资导报》近年来针对含锌、含硫尿素坑农害农事件进行过多次报道,“含锌、含硫尿素”误导农民,含锌氮肥能否冠尿素之名,必须规范“含锌、含硫”尿素,为尿素“正名”,“含硫含锌尿素”里的陷阱,含锌含硫尿素被盯死,有监管条文却畅行无阻、“含硫尿素”仍在鱼目混珠,750亩小麦枯黄怪罪含锌氮肥的报道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,对问题企业坑农害农的行为进行了揭露、曝光。

上一篇: 农药识别口诀总结
下一篇: 买化肥注意“四不要”!以免上当受骗!